关于2025学术年会优秀科技教育论文
评选结果公示的通知
为深入贯彻《教育部等十八部门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精神,落实广东省教育现代化发展战略部署,搭建科技教育学术交流平台,总结推广科技教育创新实践经验,广东教育学会科技教育专业委员会和《教育瞭望》杂志社联合主办的2025学术年会优秀科技教育论文征集活动。活动共收到116件参赛作品,经评审组评出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共计75项。获奖名单见附件,公示期5天。
广东教育学会
科技教育专业委员会
2025年11月11日
附件:2025学术年会优秀科技教育论文评选结果获奖名单
序号 | 姓名 | 工作单位 | 论文题目 | 获奖等级 |
1 | 陈韶光 | 广州市南武中学 | 《基于C-STEAM理念导向的跨学科主题学习实践探索——以“家乡经纬”系列课程为例》 | 特等奖 |
2 | 黄炳超、董一名、沈姝含 | 广州大学教育学院 | 《指向高阶思维发展的科学教育分层进阶模式研究》 | 特等奖 |
3 | 孔成材 | 广东省肇庆市怀集县桥头镇初级中学 | 《本土资源赋能农村生物课堂:我的教学改革实践与探索》 | 特等奖 |
4 | 邹翠枚、 余成龙、 毛钰滢 | 广东省广州市广大附中番禺实验学校 | 《数字技术支持下的中小学教师跨学科教学能力探索——以 | 特等奖 |
5 | 边芳芳、欧志杰 | 广东省茂名市广东茂名农林科技职业学院 | 《生成式AI视域下高职思政课程教学创新与实践探索》 | 一等奖 |
6 | 曾诗云 | 广东省韶关市韶关学院 | 《AI技术赋能高校生物技术实验教学改革的实践与反思——基于“生物信息学数据分析”智能辅助系统的设计》 | 一等奖 |
7 | 邓鸠洲 | 惠州市惠阳区第一中学高中部 | 《跨学科融合视域下高中科技教育实践探索》 | 一等奖 |
8 | 黎泽国 | 清远市清城区凤鸣小学 | 《优化实验材料,助力科学探究 ——以 | 一等奖 |
9 | 廖卉 | 广州市荔湾区外语职业高级中学 | 《AI赋能文秘教学:从工具应用到能力提升——基于23级文秘班的教学实践》 | 一等奖 |
10 | 刘茂 | 广东省东莞市东莞理工学校 | 《“新工科”背景下OBE-CDIOE教学模式在工科类竞赛成果转化中的应用探究》 | 一等奖 |
11 | 王海东 | 广东省东莞市厚街镇新塘小学 | 《基于跨学科融合的小学科学教育实践研究——以“知·行·验”主题式科学素养培育体系为例》 | 一等奖 |
12 | 王志云 | 广东省惠州市东江高级中学 | 《AI人工智能在高中科技教育中的科创实践与应用探索》 | 一等奖 |
13 | 张文辉 | 东莞市石龙第二中学 | 《赋能与协同:构建新时代科学教育资源共生共享的实践研究》 | 一等奖 |
14 | 陈雨漩 | 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港湾中学 | 《逆向工程在初中人工智能教育中的应用:项目式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 二等奖 |
15 | 陈仲升 | 广东省阳江市阳西县实验小学 | 《“四维路径”构建科学教育与爱国教育的深度融合实践探究》 | 二等奖 |
16 | 程星 | 广东省韶关市浈江区执信小学 | 《奏响科技旋律:跨学科融合视域下小学音乐教育的实践路径研究》 | 二等奖 |
17 | 邓德坚 | 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民族中学 | 《初中跨学科融合视域下的科技教育实践活动设计》 | 二等奖 |
18 | 丁细平 | 惠州市实验中学 | 《本土生态资源在高中生物复习课中的融合与实践研究》 | 二等奖 |
19 | 洪炜曼、詹佳宜 | 广东省汕头市达濠华侨中学 | 《数智赋能高中生物实验创新教学的实践研究——以蛋白质检测实验为例》 | 二等奖 |
20 | 黄继仙 | 云南省普洱市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振太镇中心小学 | 《农村幼儿园早操活动的创新实践 与发展路径研究 ——以振太镇幼儿园为例》 | 二等奖 |
21 | 黄荧、李仁茹、孙玉林 | 广东省湛江市岭南师范学院 | 《农村科技教育资源应用困境与路径创新》 | 二等奖 |
22 | 贾粉娟、林丽璇、李西娜 | 揭阳华侨初级中学 | 智启经典·情艺共生:AI赋能《出师表》多维解读的实践研究 | 二等奖 |
23 | 梁勇 | 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第五中学 | 《GAI赋能高中物理电磁专题的教学探索与思考——以 | 二等奖 |
24 | 刘生瑞 | 广东省惠州市东江高级中学 | 《跨学科融合视域下中小学科技教育实践研究》 | 二等奖 |
25 | 彭楚杰 | 广东省中山市大信学校 | 《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科学跨学科项目式学习的构建与实施——以《巧改废弃物》一课为例》 | 二等奖 |
26 | 彭云彩 | 肇庆宣卿中学 | 《“AI双师课堂”赋能小学信息科技教学——基于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的实践研究》 | 二等奖 |
27 | 苏哲 | 广东省潮州市枫溪瓷都实验小学 | 《农村地区科技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研究——以潮州某农村小学“非遗+AI”融合实践为例》 | 二等奖 |
28 | 唐路胜 | 东莞市企石镇中心小学 | 《跨学科融合教育为信息技术学科发展赋能——以“点亮文化创客灯”为例》 | 二等奖 |
29 | 韦伦胜 | 东莞市第十一中学 | 《“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种群密度”实验的电子化创新》 | 二等奖 |
30 | 韦伦胜 | 东莞市第十一中学 | 《用EXCEL制作“标志重捕法”电子化模型的实践》 | 二等奖 |
31 | 吴志荣 | 广东省珠海市斗门区白藤湖中心小学 | 《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在小学科学“珍惜水资源”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 二等奖 |
32 | 谢来喜 | 广东省清远市佛冈县石角镇三八中心小学 | 《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小学科学 跨学科教学实践探索——以“简易植物生长监测小装置”设计为例》 | 二等奖 |
33 | 谢煜培 | 佛冈县佛冈中学 | 《生成式大模型赋能高中编程教学——以“for 循环应用”课程为例》 | 二等奖 |
34 | 闫建康、陈晓萍、郭佳烁 | 揭阳市榕城区梅云华侨中学、揭阳市普宁市城东中学、揭阳市揭东区光正实验学校 | 《体生共融·AI赋能:初中跨学科视域下生命健康教育的实践研究》 | 二等奖 |
35 | 叶华敏 | 广东省韶关市浈江区花坪实验学校 | 《以技护文 以文化人——初中 | 二等奖 |
36 | 叶溪溪 | 广东省河源市龙川县义都镇中心小学 | 《“离线语音 AI”融入小学科学的教学实践 ——以教科版四年级上册 | 二等奖 |
37 | 张婉文 | 东莞市东城第八小学 | 《“三阶问题+”模式在小学信息科技课堂的实践探究》 | 二等奖 |
38 | 张颖红 | 广东省惠州市第一中学 | 《教学过程重实践的初中生物教学设计与实践反思——以 | 二等奖 |
39 | 钟碧燕 | 广东省惠州市龙门县龙门中学 | 《科学设计实践活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以“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为例》 | 二等奖 |
40 | 曹多莲 | 深圳市福田区北京大学附属中学深圳学校 | 《新时代科技教育资源整合与共享机制研究:理论构建与实践路径》 | 三等奖 |
41 | 曹建刚 | 湖北省黄冈市黄梅县濯港镇第一初级中学 | 《AI人工智能在农村初中的应用探究》 | 三等奖 |
42 | 车寿德 | 广东省茂名高州市广东高州中学 | 《人工智能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应用》 | 三等奖 |
43 | 陈嘉仪 | 广东省东莞市厚街湖景中学 | 《AIGC赋能初中信息科技教学实践》 | 三等奖 |
44 | 程星 | 广东省韶关市浈江区执信小学 | 《人工智能在中小学的应用探索:机遇、挑战与应对策略》 | 三等奖 |
45 | 邓志威 | 广东省惠州市龙门县龙门中学初中部 | 《农村学校生物学科技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研究》 | 三等奖 |
46 | 杜静 | 云南省普洱市镇沅县振太镇幼儿园 | 《幼儿美术教育活动中幼儿创造性的培养》 | 三等奖 |
47 | 黄桂平 | 东莞市企石镇中心小学 | 《数字化工具在小学信息科技教学的创新应用探索》 | 三等奖 |
48 | 黄鹤 | 辽宁省鞍山海城市西关小学 | 《基于元宇宙的人工智能赋能音乐教育的融合课堂教学实践》 | 三等奖 |
49 | 黄丽萍 | 广东省清远市清城区凤鸣小学 | 《数据驱动教学改进——AI测诊课堂教学的技术路径与实践效能》 | 三等奖 |
50 | 黄少林 | 广东省惠州市龙门县实验学校 | 《浅谈初中内向敏感型学生的引导策略》 | 三等奖 |
51 | 蓝茂智 | 佛冈县佛冈中学 | 《面向计算思维培养的高中物联网项目式教学设计与实践》 | 三等奖 |
52 | 蓝鲜花 | 广东省深圳市光明区李松蓢学校 | 《新课标视域下AI赋能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实践》 | 三等奖 |
53 | 李憬泽 | 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北区学校 | 《跨学科融合课堂之策,拓小学科技教育之疆》 | 三等奖 |
54 | 李秀玲 | 广东省肇庆市广宁县广宁中学 | 《科学教育中探究性学习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 三等奖 |
55 | 梁家权 | 广东省怀集县怀集中学 | 《基于“133”课堂模式的高中生物一轮复习》 | 三等奖 |
56 | 廖华 |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大闸小学 | 《基于小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下的智能技术课程有效融合的研究课题成果报告》 | 三等奖 |
57 | 廖华 | 佛山市顺德区大闸小学 | 人工智能赋能科技活动的应用研究 | 三等奖 |
58 | 廖颖心 | 广东省惠州市龙门县龙门中学初中部 | 《浅谈初中生物跨学科教学的实施策略》 | 三等奖 |
59 | 刘奕嘉 | 广东省东莞市第十一中学 | 《K-12人工智能伦理教育场景化学习模式构建》 | 三等奖 |
60 | 彭云彩 | 肇庆宣卿中学 | 《跨学科融合视域下小学人工智能课程的素养培育路径——以 | 三等奖 |
61 | 祁泽滔 | 东莞市东城花园小学 | 《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人工智能启蒙课程的模块化设计研究》 | 三等奖 |
62 | 苏振韬、周杏燕 | 化州市官桥中学 | 《聚焦核心素养的人工智能项目式教学优化策略研究》 | 三等奖 |
63 | 王志洪 | 东莞市长安镇实验小学 | 《探究学校科技教育的“好手段”——以“论纸飞机飞得远的奥秘”为例》 | 三等奖 |
64 | 韦伦胜 | 东莞市第十一中学 | 《基于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培养的实验改进教学设计—— 以“绿叶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为例》 | 三等奖 |
65 | 吴舒婷 | 广东省惠州市龙门县龙门中学 | 《聚焦思维发展的“一境到底”课堂设计——以“基因通常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为例》 | 三等奖 |
66 | 吴婷婷 | 广东省广州市奥林匹克中学 | 《借助 Deepseek 解决初中语文单元习作升格教学难题》 | 三等奖 |
67 | 武瑶 | 陕西省延安市新区第一小学 | 《教师为舵,AI为帆:人工智能时代小学语文教师角色转型与素养提升路径》 | 三等奖 |
68 | 武英哲 | 广东省东莞市第十一中学 | 《智能时代的科学教育变革:跨学科融合与实践创新路径探析》 | 三等奖 |
69 | 谢文婷 | 广东省惠州市龙门县龙城第五小学 | 《信息科技赋能小学课堂教学的策略与实践探讨》 | 三等奖 |
70 | 张陈添 | 广东省清远市佛冈县佛冈中学 | 《无情境不成题:高中信息技术学科真实情境命题的系统构建与实施》 | 三等奖 |
71 | 张丽 | 广东省清远市清城区凤鸣小学 | 《基于AI测诊分析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能力提升路径探究——以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 三等奖 |
72 | 张迎秋 | 广东省清远市清城区凤鸣小学 | 《AI人工智能在小学科学的应用探索 ——以 | 三等奖 |
73 | 赵岩 | 广东省东莞市南城阳光第九小学 | 《GAI赋能中小学精准教学的实践模型与案例研究——以DeepSeek为例》 | 三等奖 |
74 | 周敬豪 | 广东省东莞市第十一中学 | 《基于ADDIE模型的生成式AI赋能路径研究——以Python编程教学中计算思维培养为例》 | 三等奖 |
75 | 朱军强 | 广东省清远市佛冈县城东中学 | 《县域初中信息科技课程中人工智能教学资源开发与教学改进探索》 | 三等奖 |
备注:(1)各等级级别中排名不分先后,根据姓氏拼音首字母进行排名;(2)获奖论文将择优在《教育瞭望》杂志正式发表:特等奖免费刊发、一等奖优惠刊发、二等奖则需收取论文处理费刊发。
关于2025学术年会优秀科技教育论文评选结果的公示通知.pdf




